傳統的石灰石煅燒的用料規格一般在30-80mm◕☁₪,石灰石礦山在加工石料過程中◕☁₪,都將產生一種石粉廢料╃•☁✘☁。石粉直徑在5mm左右◕☁₪,所佔礦山總量約在35%左右╃•☁✘☁。除去部分一公分石料用作築路外◕☁₪,小於一公分的石粉成為廢料被閒置╃•☁✘☁。這些石粉廢料在上個世紀大多用來鋪墊鄉間土路◕☁₪,隨著柏油路面的普及◕☁₪,這些礦山廢料不能充分利用◕☁₪,成為礦山加工後公害◕☁₪,使得礦山利用率基本維持在百分之50左右◕☁₪,各礦山石粉堆積如山◕☁₪,不但浪費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資源◕☁₪,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廢料產生◕☁₪,對環境產生的威脅越來越大╃•☁✘☁。如果能夠提供一種能夠煅燒石粉廢料的石灰迴轉窯◕☁₪,將這些廢料變廢為寶◕☁₪,使不可再生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◕☁₪,可以減少大量的資源浪費◕☁₪,減輕環境汙染◕☁₪,同時也能大大降低石灰石煅燒的成本壓力◕☁₪,是解決冶金燒結✘•│•、民用✘•│•、建築✘•│•、築路用灰的一個良好途徑╃•☁✘☁。
一種可煅燒石粉的石灰迴轉窯◕☁₪,該煅燒窯可使礦山利用率達到到百分之百◕☁₪,減少了資源浪費◕☁₪,減輕了環境汙染╃•☁✘☁。
上圖中對應的部件名稱為╃╃:1窯體✘•│•、2恆溫倉✘•│•、3出灰絞龍✘•│•、4窯頂蓋✘•│•、5粉灰煙氣通道✘•│•、6煤粉製備裝置✘•│•、7煤粉料倉✘•│•、8螺旋煤粉分配器✘•│•、9煤粉噴吹風機✘•│•、10煤粉輸送管✘•│•、11上層噴燒器✘•│•、12二層噴燒器✘•│•、13底部噴燒器✘•│•、14碎石粉碎裝置✘•│•、15輸送帶✘•│•、16粉碎料倉✘•│•、17提升輸送機✘•│•、18給料倉✘•│•、19螺旋上料機✘•│•、除塵器包括20旋風除塵裝置和21布袋除塵裝置✘•│•、22主排煙風機✘•│•、23煙囪✘•│•、24粉灰絞龍✘•│•、25粉灰裝袋裝置╃•☁✘☁。
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◕☁₪,採用如下技術方案╃╃:一種可煅燒石粉的石灰迴轉窯◕☁₪,其特徵在於╃╃:由環保迴轉窯窯體✘•│•、與窯體連通的上料裝置✘•│•、煤粉噴燒裝置✘•│•、粉灰收集排煙裝置組成◕☁₪,窯體為臥式長方體形套筒窯體✘•│•、窯體底部設有恆溫倉◕☁₪,恆溫倉底部設有出灰絞龍◕☁₪,窯體一側設定窯頂蓋✘•│•、另一側逐漸收窄與粉灰煙氣通道連線;煤粉噴燒裝置包括煤粉製備裝置✘•│•、安裝於煤粉製備裝置後方的煤粉料倉✘•│•、位於煤粉料倉下方的螺旋煤粉分配器和煤粉噴吹風機✘•│•、連線在煤粉噴吹風機後方的煤粉輸送管✘•│•、安裝在煤粉輸送管後方的煤粉噴燒器◕☁₪,煤粉噴燒器安裝在窯體的窯頂蓋內側◕☁₪,煤粉噴燒器按高度分為上層噴燒器✘•│•、二層噴燒器✘•│•、底部噴燒器╃•☁✘☁。
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◕☁₪,所述上料裝置包括碎石粉碎裝置✘•│•、與碎石粉碎裝置透過輸送帶連線的粉碎料倉✘•│•、與粉碎料倉透過提升輸送機連線的給料倉✘•│•、位於給料倉底部的螺旋上料機◕☁₪,螺旋上料機底部出料口安裝於窯體的煤粉噴燒器內側╃•☁✘☁。
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◕☁₪,粉灰收集排煙裝置包括與粉灰煙氣通道連線的旋風除塵裝置✘•│•、連線在旋風除塵裝置後方的布袋除塵裝置✘•│•、布袋除塵裝置後方透過主排煙風機與煙囪連線◕☁₪,所述旋風除塵裝置底部設有粉灰絞龍✘•│•、和粉灰裝袋裝置╃•☁✘☁。
可煅燒石粉的石灰迴轉窯◕☁₪,將石粉廢料粉碎後直接進行煅燒◕☁₪,採用分層煅燒的原理◕☁₪,利用煤粉噴燒器的射流推動力◕☁₪,石粉生料落入窯體內後◕☁₪,細粉先在上層噴燒器的噴吹煅燒下◕☁₪,已經完成煅燒◕☁₪,在上層噴燒器射流推動力的作用下◕☁₪,向前移動進入高溫區煅燒後◕☁₪,部分進入粉灰煙氣通道◕☁₪,部分落入後方的恆溫倉;顆粒大的石粉生料經上層噴燒器初步煅燒後下落◕☁₪,經過二層噴燒器高溫再次煅燒後◕☁₪,被二層噴燒器的射流推動力送入高溫區繼續煅燒;底部噴燒器負責對落入底部的顆粒大的石料繼續煅燒◕☁₪,並將煅燒結束的石灰成品推入恆溫倉◕☁₪,由出灰絞龍送出╃•☁✘☁。該技術改變了目前石灰迴轉窯僅能煅燒塊狀石料的狀況◕☁₪,使礦山利用率達到到百分之百成為現實◕☁₪,減少了礦山資源浪費╃•☁✘☁。